您的位置:首页 > 刑事辩护 > > 正文

如何进行单位行贿罪的认定

曹玉玲 律师
曹玉玲 律师

北京中银(福州)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单位行贿罪的认定需要从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同时要区分单位犯罪意志与个人意志,还要考虑与其他相似罪名的界限。

如何进行单位行贿罪的认定

1. 主体方面: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这里的单位不限于国有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也能成为本罪主体。单位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贿行为,违法所得归该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所有的,也应认定为单位犯罪。

2. 主观方面:单位行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这种故意是经单位决策机构授权或同意,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表现出来的。如果单位只是为了正常的业务往来,给予对方财物但没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则不构成单位行贿罪。

3. 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能活动及声誉。行贿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4. 客观方面:单位行贿罪表现为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通常要结合行贿的数额、行贿的次数、行贿的对象、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综合判断。

5. 区分单位意志与个人意志:要判断行贿行为是否体现单位意志。如果是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其负责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实施,并且行贿所得利益归单位所有的,属于单位行贿;如果是个人为了谋取私利,盗用单位名义行贿,所得利益归个人所有的,则应认定为个人行贿罪。

6. 与其他罪名的界限:要注意区分单位行贿罪与对单位行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的对象是单位,而单位行贿罪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个人犯罪,而单位行贿罪是单位犯罪。

如何进行单位行贿罪的认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或者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2)向3人以上行贿的;(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