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 正文

法院调解原则有哪些

龚程 律师
龚程 律师

四川顶泰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债权债务, 公司事务,

法院调解需遵循自愿原则、合法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法院调解原则有哪些

1. 自愿原则:这是法院调解的核心原则。一方面,程序上的自愿,即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应由其自主决定。法院不能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若当事人拒绝调解,法院应及时进行裁判。例如在一些合同纠纷案件中,若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调解,法院就不能强行启动调解程序。另一方面,实体上的自愿,指当事人能否达成调解协议以及协议的具体内容,都要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当事人在没有受到任何强迫、威胁、欺诈等情况下自主协商确定的。

2. 合法原则:法院调解活动和调解协议内容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调解活动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调解的启动、调解的方式、调解的时间等都要遵循法律的要求。比如,法院组织调解时要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权利义务。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在涉及房屋产权纠纷的调解中,调解协议不能违反国家关于房地产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3.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应当查明案件事实,分清当事人之间的是非责任。只有在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调解,才能使当事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和责任,从而心服口服地达成调解协议。例如在侵权纠纷案件中,法院要查明侵权行为是否存在、侵权的程度、双方的过错情况等,这样才能在调解时让双方明确各自的责任,促进调解协议的达成。

法院调解原则有哪些(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第九十九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