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知识产权犯罪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涵盖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的犯罪行为,并根据不同的犯罪情形设置了相应的刑罚。
我国刑法对知识产权犯罪咋规定
1. 侵犯商标权犯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
2. 侵犯专利权犯罪:主要是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这里的假冒专利包括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等多种情形。
3. 侵犯著作权犯罪: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等情形,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4.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情形,情节严重的。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也有相应的定罪处罚规定。
对于这些知识产权犯罪,刑法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规定了不同的量刑幅度,一般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主刑,以及罚金等附加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