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不会被追究判刑。因为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已不存在,对其判刑已无实际意义,同时法律也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人死后犯罪还会被追究判刑吗
1. 刑事责任承担主体的灭失:刑事责任是犯罪主体基于其实施的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当人死亡后,其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已经不复存在。刑罚的目的包括惩罚犯罪、改造罪犯以及预防犯罪等,而对已经死亡的人施加刑罚,如判处有期徒刑、罚金等,无法实现这些目的,因为死者无法感受到刑罚的痛苦,也不能通过服刑进行改造,所以从刑罚目的的角度来看,对死人判刑没有实际意义。
2. 法律程序的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根据不同的诉讼阶段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侦查阶段,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在审判阶段,一般会终止审理,如果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宣告被告人无罪。
3. 特殊情况的处理:虽然人死后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涉及民事赔偿责任,死者有遗产的,应当以其遗产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例如在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者死亡后,其继承人继承了遗产,那么继承人需要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