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劳动纠纷 > > 正文

企业欠薪员工该如何通过法院维权

刘宇明 律师
刘宇明 律师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企业欠薪员工通过法院维权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再向法院起诉,期间要做好证据收集、书写诉状等工作。

企业欠薪员工该如何通过法院维权

1. 劳动仲裁前置: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员工应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在申请时,要准备好仲裁申请书,其中应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内容。

2. 收集证据:证据对于维权至关重要。员工需要收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和欠薪事实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它是证明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工资条可以明确工资的发放情况;考勤记录能证明员工的工作时间;聊天记录、工作邮件等如果涉及到欠薪相关内容,也可以作为证据。

3. 申请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员工发现企业欠薪后,要及时申请仲裁,避免超过时效。

4. 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起诉:如果员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包含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5. 申请支付令(可选):在企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员工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若企业在规定的期间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员工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企业欠薪员工该如何通过法院维权(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