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强制执行扣到钱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后续处理,一般会先核算执行费用,然后通知申请执行人并进行款项分配,若有其他特殊情况也会依法有序处理。
法院强制执行扣到钱后咋办
1. 核算执行费用:法院在扣到钱后,首先会根据相关规定核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例如执行费等。这些费用会从执行款项中优先扣除。执行费的收取标准通常依据执行金额的一定比例,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来确定。
2. 通知申请执行人:执行法院会及时通知申请执行人。告知其执行款项已到位,并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交收款的相关信息,如银行账号等。法院会与申请执行人沟通款项的分配方式和时间安排。
3. 款项分配:如果执行案件只有一个申请执行人,在扣除执行费用后,法院会将剩余款项直接支付给申请执行人。若存在多个申请执行人,法院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进行分配。一般先支付优先受偿的债权,如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然后再按比例分配普通债权。
4. 特殊情况处理:若被执行人对执行款项有异议,例如认为扣款金额有误等,法院会对异议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会对执行款项进行相应调整。如果执行款项涉及到案外人的权益,法院也会依法进行审查和处理。
5. 结案处理:当款项分配完毕,执行案件通常会作结案处理。法院会将执行情况记录在案,并向相关部门反馈执行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了执行费用的收取标准和执行款项的分配原则等内容,确保执行工作依法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