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 正文

公证撤销有哪些法定的条件呢

何晓伦 律师
何晓伦 律师

福建学恒律师事务所

擅长:综合咨询,

公证撤销的法定条件主要包括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书等。

公证撤销有哪些法定的条件呢

1. 公证书内容违法或与事实不符:这是较为常见且重要的撤销条件。如果公证书所证明的事项本身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所表述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那么该公证书就不具有合法性和真实性基础。例如,在财产继承公证中,公证机构误将他人的财产当作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了公证,这种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就可能导致公证书被撤销。

2. 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书:当公证事项涉及的当事人或者与该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人,能够提供充分的相反证据,来证明公证书所证明的内容是错误的,此时公证书也可能会被撤销。比如,在一份关于合同签订时间的公证书中,一方当事人后来找到了新的证据,如邮件记录、证人证言等,能够确凿地证明合同实际签订时间与公证书所记载的时间不同,且这些证据足以推翻公证书的内容,那么该公证书就面临被撤销的可能。

3. 公证程序严重违法: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如果存在严重违反程序的情况,如未按照规定进行调查核实、未让当事人充分表达真实意思、公证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等,也可能导致公证书被撤销。例如,公证员在办理遗嘱公证时,没有按照规定对遗嘱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合理审查,就出具了公证书,这种程序上的瑕疵可能成为撤销公证书的理由。

公证撤销有哪些法定的条件呢(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公证程序规则》第六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进行复查,应当对申请人提出的公证书的错误及其理由进行审查、核实,区别不同情况,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理:(一)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办理程序无误的,作出维持公证书的处理决定;(二)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仅证词表述或者格式不当的,应当收回公证书,更正后重新发给当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补正公证书;(三)公证书的基本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应当作出撤销公证书的处理决定;(四)公证书的部分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可以出具补正公证书,撤销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部分的证明内容;也可以收回公证书,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部分进行删除、更正后,重新发给当事人;(五)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但在办理过程中有违反程序规定、缺乏必要手续的情形,应当补办缺漏的程序和手续;无法补办或者严重违反公证程序的,应当撤销公证书。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