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侵犯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潘小莉 律师
潘小莉 律师

四川亚美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侵犯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侵犯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1. 停止侵害:当侵权行为正在进行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该侵权行为。比如他人非法在他人住宅内安装监控设备进行隐私窥探,受害人发现后可要求侵权人马上拆除监控设备,停止对其隐私权的侵害。

2. 排除妨碍:如果侵权行为对受害人行使权利造成了妨碍,侵权人需要排除这种妨碍。例如,有人在他人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对他人进出家门的隐私活动造成妨碍,受害人可以要求拆除摄像头以排除妨碍。

3. 消除危险:若存在可能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危险情况,侵权人应采取措施消除该危险。比如某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网站运营者就有义务及时修复漏洞,消除这种隐私泄露的危险。

4. 返还财产:当侵权人非法占有与受害人隐私相关的财产时,应返还该财产。如窃取他人存有隐私照片的手机,需将手机返还给受害人。

5. 恢复原状:如果因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隐私相关的状态被改变,侵权人要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例如,非法篡改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侵权人应将文件恢复到原始内容。

6. 赔偿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失如因隐私权被侵犯导致的经济损失,如因隐私泄露导致商业机会丧失等;精神损害赔偿则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被侵犯遭受的精神痛苦进行的赔偿。

7. 赔礼道歉:侵权人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以抚慰受害人的精神。

8.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当侵权行为给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不良影响时,侵权人需要采取措施消除这种不良影响,恢复受害人的名誉。例如,通过发布声明等方式澄清事实。

侵犯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