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诽谤造谣需根据其年龄及具体情节来处理。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不予处罚,但可能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未成年诽谤造谣怎么办
1. 不同年龄段的处理方式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诽谤造谣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因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通常不予处罚。不过,公安机关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引导未成年人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诽谤造谣,应当给予治安处罚,但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 民事责任承担
无论未成年人年龄大小,其诽谤造谣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由于未成年人大多没有独立的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3. 教育与引导
对于实施诽谤造谣行为的未成年人,学校和家庭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学校可以通过法制教育课程、主题班会等形式,让未成年人了解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家庭要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关注其心理变化,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