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协议的效力并非由签订后的年限决定,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一般自成立时即生效,并且长期有效,除非出现协议约定的失效情形或被依法撤销、认定无效。
签婚内协议几年有效
1. 有效要件决定协议效力:婚内协议要产生法律效力,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双方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理解协议的内容和后果。协议内容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不存在一方受欺诈、胁迫等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例如,一方以威胁对方生命安全等方式迫使对方签订的婚内协议,是可撤销的。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约定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如限制人身自由)的条款是无效的。
2. 生效时间:通常情况下,婚内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并生效。也可以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生效。比如,约定在双方结婚满一定年限后协议才生效。
3. 失效情形:婚内协议可能因多种原因失效。一是协议中约定的失效条件成就,如双方约定若婚姻关系因某特定原因解除,协议自动失效。二是协议被依法撤销,如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协议。三是被认定无效,若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法院会认定协议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