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被拖欠工资,可通过与相关方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
劳务派遣工拖工资怎么办
1. 明确责任主体:在劳务派遣关系中,涉及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一般情况下,派遣单位是支付工资的主体,因为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但如果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 与相关方协商解决:首先尝试与劳务派遣单位沟通,了解拖欠工资的原因,要求其尽快支付工资。也可以向用工单位反映情况,因为用工单位有监督派遣单位按时支付工资的义务,用工单位的介入可能促使派遣单位解决问题。
3.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如果协商不成,劳务派遣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4. 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申请仲裁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与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被拖欠的事实。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派遣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 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