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纠纷 > > 正文

开发商销售欺诈如何处罚

吴晓燕 律师
吴晓燕 律师

四川泽珲律师事务所

擅长:综合咨询, 刑事案件, 合同纠纷,

开发商存在销售欺诈行为时,一般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购房者可要求其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若构成犯罪,还需承担刑事责任;同时也会面临行政机关的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开发商销售欺诈如何处罚

1. 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在房地产销售中,若开发商存在欺诈行为,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退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开发商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例如开发商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购房者发现后可要求上述赔偿。

2. 刑事责任:如果开发商的欺诈行为情节严重,达到了犯罪的标准,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开发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会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等。

3. 行政处罚:相关行政部门会对开发商的欺诈行为进行处罚。依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中有欺诈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开发商进行处罚,如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开发商销售欺诈如何处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未组织竣工验收、验收不合格或者对不合格按合格验收的商品房擅自交付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