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欠款被起诉后,需要积极应对,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妥善处理诉讼事宜、履行生效判决等方面来化解纠纷和责任。
企业欠款被起诉后如何应对法律责任
1. 积极应诉:当企业收到法院的传票时,不应逃避,要及时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原告的诉求、事实和理由等。安排专业的法务人员或委托律师参与诉讼,按时提交答辩状,在答辩状中清晰阐述企业的观点和立场,对原告提出的不合理诉求和证据进行反驳。
2. 审查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欠款的事实进行全面审查,确认债务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已过诉讼时效,合同约定的条款是否合法合规等。如果发现债务存在问题,要及时向法院提出抗辩。例如,若发现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3. 尝试和解:在诉讼过程中,企业可以与原告进行沟通,尝试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和解协议的内容可以包括还款计划、利息减免等,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书面协议,并按照协议履行。
4. 履行生效判决:如果法院判决企业承担还款责任,企业应当按照判决的内容及时履行。若企业拒不履行,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等措施,甚至可能将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企业的信誉和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5. 制定还款计划:如果企业确实存在还款困难,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还款计划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能力,确保具有可操作性。在制定还款计划时,要明确还款的时间、金额和方式等,并争取债权人的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