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准逮捕后存在无罪释放的可能性。尽管批准逮捕意味着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且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但在后续司法程序中,若出现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不构成犯罪等情况,犯罪嫌疑人就可能被无罪释放。
被批准逮捕还会无罪释放吗
1. 审查起诉阶段的无罪释放:人民检察院在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在押的,应当立即释放。
2. 审判阶段的无罪释放: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若法院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如果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实施犯罪行为,也会作出无罪判决。判决生效后,被告人会被无罪释放。
3. 出现新证据证明无罪:在被批准逮捕后,若后续发现了新的证据,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例如有确凿证据表明犯罪行为是他人所为,或者犯罪嫌疑人当时并不在犯罪现场等,那么也会导致无罪释放。
4. 程序违法导致的无罪释放:如果在侦查、审查起诉等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程序违法,可能影响司法公正,并且无法通过补正等方式解决的,也可能导致案件被撤销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宣告无罪释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