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怀孕期间终止合同要赔偿多少

杨媛媛 律师
杨媛媛 律师

重庆承业(绵阳)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交通事故, 工伤事故,

在生活中,怀孕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时期,然而有些女性在职场中可能会遭遇怀孕期间被终止合同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孕妇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伤害。那么,怀孕期间终止合同究竟要赔偿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怀孕期间终止合同要赔偿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期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例如,小李在某公司工作了 3 年 4 个月,其月平均工资为 5000 元。公司在她怀孕期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小李应获得的赔偿金计算方式为:工作年限 3 年 4 个月按 3.5 年计算,经济补偿为 3.5×5000 = 17500 元,赔偿金则为 17500×2 = 35000 元。

如果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给女职工造成了其他损失,如生育津贴损失、医疗费用损失等,女职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女职工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医院诊断证明、生育津贴发放记录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女职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恢复劳动关系或者支付赔偿金。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怀孕期间终止合同要赔偿多少(0)

二、怀孕期间终止合同赔偿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 确定工作年限:工作年限是计算经济补偿的重要依据。从劳动者入职用人单位的第一天开始计算,到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之日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中间没有中断,那么工作年限应当连续计算。

2. 计算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时,应当将劳动者这十二个月的所有工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相加,然后除以 12。如果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则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3. 得出经济补偿金额: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计算经济补偿。如前面所述,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 计算赔偿金:由于用人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以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将计算得出的经济补偿金额乘以 2,就得到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赔偿金数额。

5. 考虑其他损失赔偿:除了赔偿金外,如果女职工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遭受了其他损失,如生育津贴无法正常领取、因合同终止导致的医疗费用增加等,女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这些实际损失。在要求赔偿其他损失时,女职工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损失的存在和具体金额。

三、怀孕期间终止合同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从基本法律层面保障了女职工在特殊时期的劳动权益,禁止用人单位随意以怀孕为由辞退女职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为女职工在怀孕期间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提供了具体的赔偿依据和计算方法。

3.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些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对女职工孕期权益的保护,明确了女职工的维权途径。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这从保障妇女权益的角度,对女职工在孕期的劳动权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怀孕期间用人单位终止合同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女职工相应的赔偿。女职工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