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错误立案怎么赔偿

李正 律师
李正 律师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擅长:合同纠纷, 房产纠纷, 劳资纠纷,

在司法实践中,立案是启动法律程序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否能够得到公正的维护。然而,有时候会出现错误立案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和损失,还可能影响司法的公信力。那么,当遇到错误立案时,当事人该如何获得赔偿呢?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错误立案赔偿的相关事宜。

一、错误立案怎么赔偿

错误立案赔偿主要涉及到国家赔偿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1. 确认错误立案。要获得赔偿,首先需要确认立案是错误的。一般来说,这可能通过上级机关的复查、法院的判决等方式来实现。例如,如果公安机关错误立案并对当事人采取了强制措施,而后续经过调查发现当事人并无犯罪事实,那么就可以认定为错误立案。

2. 赔偿范围。错误立案可能导致当事人的人身自由、财产等方面受到损害。对于人身自由的损害,赔偿标准通常是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每日的赔偿金。比如,当事人被错误羁押了 10 天,而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为 300 元,那么其人身自由损害的赔偿金就是 300×10 = 3000 元。对于财产方面的损害,如果是查封、扣押、冻结财产造成的损失,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规定赔偿。

3. 申请赔偿程序。当事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错误立案怎么赔偿(0)

二、错误立案赔偿的时间限制是怎样的

1. 申请国家赔偿的时效。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例如,当事人在 2023 年 1 月 1 日知道自己被错误立案,那么其最迟应在 2025 年 1 月 1 日之前提出国家赔偿申请。

2. 赔偿义务机关的处理期限。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这一规定是为了促使赔偿义务机关及时处理赔偿申请,保障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在两个月内未作出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法院的审理期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对于刑事赔偿案件,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决定;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三、错误立案赔偿与一般民事赔偿的区别

1. 责任主体不同。错误立案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机关,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这是因为错误立案是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国家来承担赔偿责任。而一般民事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比如自然人、法人等。例如,甲开车撞了乙,甲对乙进行的赔偿就是一般民事赔偿,责任主体是甲这个自然人。

2. 赔偿依据不同。错误立案赔偿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该法对赔偿的范围、标准、程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一般民事赔偿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法规。在民事赔偿中,赔偿的范围和数额通常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实际损失等因素来确定。

3. 赔偿程序不同。错误立案赔偿需要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对决定不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一般民事赔偿,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院的判决来确定赔偿的数额和方式。

综上所述,错误立案赔偿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赔偿的确认、范围、程序以及与其他赔偿类型的区别等。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当事人在遇到错误立案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