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撞人赔偿怎么计算金额

潘小莉 律师
潘小莉 律师

四川亚美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撞人事故更是让很多人感到棘手。一旦发生撞人事件,赔偿金额的计算就成了关键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受害者能否得到合理的补偿,也涉及到肇事者的合法权益。那么,撞人赔偿到底该怎么计算金额呢?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一、撞人赔偿怎么计算金额

撞人赔偿金额的计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医疗费,它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则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撞人赔偿怎么计算金额(0)

二、撞人赔偿金额计算考虑哪些因素

除了上述各项赔偿项目的具体计算方式外,撞人赔偿金额的计算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责任划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交通事故中,交警部门会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当事人的行为等进行责任认定,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如果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那么就需要对受害者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如果是主要责任,可能需要承担70% - 90%的赔偿责任;同等责任下,一般各自承担5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通常承担10% - 30%的赔偿责任;无责任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承担不超过10%的人道主义赔偿。

受害者的户籍情况也会对赔偿金额产生影响。在计算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赔偿标准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城镇居民的赔偿标准要高于农村居民。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行城乡统一的赔偿标准,以减少因户籍差异带来的不公平。

事故发生地的经济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也存在差异。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等数据会直接影响赔偿金额的计算。经济发达地区的赔偿标准通常会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受害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赔偿金额。例如,年龄较大的受害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差,需要更长的护理期限和更多的康复费用;而本身患有其他疾病的受害者,可能会因交通事故导致原有病情加重,增加治疗费用和误工时间。

保险情况也不容忽视。如果肇事者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那么保险公司会在保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交强险有一定的赔偿限额,商业三者险的赔偿限额则根据投保人购买的保额而定。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需要先确定保险公司的赔偿范围和金额,超出保险限额的部分才由肇事者承担。

事故的具体情节和社会影响也可能对赔偿金额产生影响。如果事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受害者可能会要求更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而肇事者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赔偿的协商过程。如果肇事者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承担责任,可能会在赔偿金额上与受害者达成更合理的协议;反之,如果肇事者态度恶劣、逃避责任,受害者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更多的赔偿。

三、撞人赔偿金额计算有哪些法律依据

撞人赔偿金额的计算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这为撞人赔偿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明确了赔偿的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则对各项赔偿项目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医疗费,解释明确了以医疗机构的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确定赔偿数额,以及后续治疗费的处理方式。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护理人数和期限确定等,都有具体的计算标准和方法。

在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方面,该解释规定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同时考虑年龄因素进行调整。被扶养人生活费也有相应的计算标准,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被扶养人的情况确定。

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撞人赔偿金额计算的法律依据体系,为处理撞人赔偿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保障了受害者和肇事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交通秩序的稳定。

综上所述,撞人赔偿金额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际处理撞人赔偿问题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计算和协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