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因工受伤怎么赔偿多少钱

彭小松 律师
彭小松 律师

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征地纠纷, 合同纠纷,

在工作中,因工受伤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不仅身体遭受痛苦,还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收入。很多劳动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非常关心因工受伤到底能获得怎样的赔偿以及具体赔偿金额是多少。了解这些内容,对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因工受伤赔偿的相关问题。

一、因工受伤怎么赔偿多少钱

因工受伤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不同的工伤等级赔偿标准差异较大。需要进行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后,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1. 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住院伙食补助费,由各地方规定具体标准,一般是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

3.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4. 伤残补助金,不同的伤残等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不同。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等。

5. 伤残津贴,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五级、六级伤残职工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60%。

6.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至十级伤残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工受伤怎么赔偿多少钱(0)

二、因工受伤赔偿流程是怎样的

因工受伤赔偿流程有着明确的步骤。第一步是及时救治。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受伤职工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往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第二步是工伤认定申请。如前面所述,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行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第三步是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等材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第四步是赔偿支付。如果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赔偿项目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流程是,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照规定支付相关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所有的赔偿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职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因工受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有什么区别

因工受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存在多方面的区别。两者的法律依据不同。因工受伤赔偿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而人身损害赔偿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等民事法律。

在责任主体方面,因工受伤赔偿的责任主体通常是用人单位,只要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就需要按照规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过错。而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则根据具体的侵权行为来确定,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并且一般需要侵权人存在过错才承担赔偿责任,但在一些特殊侵权行为中,即使侵权人没有过错,也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赔偿项目和标准也有所不同。因工受伤赔偿项目如前面所述,有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赔偿标准相对较为固定和统一,按照不同的工伤等级有明确的计算方式。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会考虑到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和过错程度等因素,赔偿金额的弹性相对较大。

举证责任方面,因工受伤赔偿中,职工只需要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发生了工伤事故即可,用人单位需要承担部分举证责任,比如证明自己已经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等。而在人身损害赔偿中,一般情况下,受害人需要对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侵权人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总之,因工受伤的赔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不同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了解因工受伤赔偿的具体情况、赔偿流程以及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对于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非常重要。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