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 正文

诉讼时效届满后能中断吗

黄明 律师
黄明 律师

四川鑫中云律师事务所

擅长:综合咨询, 合同纠纷, 公司事务,

诉讼时效届满后不能中断。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而诉讼时效届满意味着诉讼时效已经结束,所以不存在中断的情况。

诉讼时效届满后能中断吗

1. 诉讼时效中断的定义和条件:诉讼时效中断是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法定事由的发生,阻碍时效的进行,致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从中断时起,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根据法律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这些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才会产生中断的效果。

2. 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当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此时,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虽然实体权利本身并不消灭,但如果义务人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进行抗辩,法院将不再支持权利人的诉讼请求。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届满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相关的时间计算已经完成。

3. 从逻辑和法律体系角度分析: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如果允许在诉讼时效届满后再进行中断,会使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大打折扣,破坏了法律所设定的时间限制和权利义务的平衡。而且,法律明确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范围是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并没有规定在时效届满后还能中断。

诉讼时效届满后能中断吗(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