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该法主要涵盖了外商投资的定义、促进措施、保护制度、管理规范等内容。
外商投资法的内容是什么?
1. 外商投资的定义:外商投资法明确了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称外国投资者)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包括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投资新建项目等。
2. 促进措施: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如设立特殊经济区域,或者在部分地区实行外商投资试验性政策措施,促进外商投资,扩大对外开放。
3. 保护制度:加强对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包括征收补偿、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强制技术转让等。国家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不实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征收、征用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及时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4. 管理规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国家建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外国投资者或者外商投资企业应当通过企业登记系统以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商务主管部门报送投资信息。
5. 投诉工作机制:国家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及时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其投资者反映的问题,协调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适用本法。本法所称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称外国投资者)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包括下列情形:(一)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二)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三)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项目;(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的投资。本法所称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经登记注册设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