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在企业不想干如何得到赔偿

曹玉玲 律师
曹玉玲 律师

北京中银(福州)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在企业工作,有时候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不想继续干下去了。而如果能合理合法地获得相应赔偿,对于员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经济保障。那么,在企业不想干了究竟怎样才能得到赔偿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在企业不想干如何得到赔偿

员工在企业不想干了,若想获得赔偿,可从以下几种情形着手。

1. 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如果企业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比如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却不整改;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长期拖欠工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员工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向企业发出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企业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 企业与员工协商一致:员工可以主动与企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若企业同意并愿意支付一定的补偿,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不过这种情况下,补偿金额通常需要双方协商确定,不一定会按照法定标准执行。

3. 企业裁员:如果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而员工正好在裁员范围内,企业需要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需满足一定条件,如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等,并且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4. 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企业没有正当理由,单方面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员工可以要求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企业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在企业不想干如何得到赔偿(0)

二、企业拖欠工资不想干了怎么得到赔偿

当企业拖欠工资时,员工不想干了要获得赔偿,有以下途径。

1. 收集证据:员工首先要收集企业拖欠工资的证据,如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能证明企业存在拖欠工资的事实。

2. 与企业沟通:员工可以先与企业进行沟通,要求企业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相应的赔偿。在沟通时,最好以书面形式进行,如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信函,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3.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与企业沟通无果,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企业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企业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企业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4. 申请劳动仲裁:员工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企业拖欠工资的事实。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若员工胜诉,企业需要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为,企业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5. 向法院起诉: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员工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做出判决。

三、企业不买社保不想干了怎么得到赔偿

企业不买社保,员工不想干了要获取赔偿,可参考以下办法。

1. 要求企业补缴社保:员工可以先向企业提出要求,让企业为自己补缴社保。若企业拒绝,员工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社保经办机构会责令企业限期补缴。

2. 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企业不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与前面提到的一致,根据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来确定。

3. 主张赔偿损失:如果因为企业未买社保,导致员工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如医疗保险待遇、生育保险待遇等,员工可以要求企业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例如,员工生病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由于企业未买医保无法报销,员工可以要求企业承担这部分费用。

4. 法律途径维权: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费记录等,以证明企业未依法为自己缴纳社保。

综上所述,员工在企业不想干了,若想获得赔偿,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形,采取合适的方法。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规,收集好相关证据。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