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被车撞了走法律有什么赔偿

余明扬 律师
余明扬 律师

四川漫江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刑事案件, 公司事务,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被车撞是一件让人身心俱疲的事情。很多人在遭遇这种情况后,不知道通过法律途径能获得哪些赔偿,这不仅可能导致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还可能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陷入迷茫。了解被车撞后走法律途径能获得的赔偿,对于每一个可能遭遇此类事故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被车撞了走法律有什么赔偿

被车撞后通过法律途径能获得的赔偿项目较为多样。首先是医疗费,这是指因治疗交通事故所受伤害而产生的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一般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而且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误工费也是重要的赔偿项目之一。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同样不可忽视。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若受害人因伤致残,还会涉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赔偿。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如果不幸造成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车撞了走法律有什么赔偿(0)

二、被车撞了走法律程序赔偿多久能拿到

被车撞后走法律程序赔偿多久能拿到,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事故的复杂程度。如果事故责任清晰,双方对事实和责任认定没有争议,且证据充分,那么赔偿的流程可能会相对较快。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从起诉到判决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如果事故情况复杂,例如涉及多方责任认定、存在争议较大的证据等,那么整个法律程序就会延长。

法律程序本身的时间规定也会影响赔偿的领取时间。在我国,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一般是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简易程序的审限则是三个月。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的审限一般是三个月。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会出现鉴定时间、送达时间等额外的时间消耗。

赔偿的执行情况也是关键因素。即使法院判决了赔偿数额,但如果对方不主动履行赔偿义务,还需要进入执行程序。执行程序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例如对方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等,这都会导致赔偿款的领取时间进一步延长。有些情况下,执行程序可能会持续一年甚至更久。

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也会对赔偿时间产生影响。如果涉及保险理赔,保险公司需要进行审核、调查等工作。不同的保险公司在理赔速度上也存在差异,有些保险公司可能理赔速度较快,而有些则可能较慢。一般来说,如果保险公司积极配合,理赔流程可能会在几个月内完成,但如果存在争议,可能会拖得更久。

被车撞后走法律程序赔偿的领取时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短则几个月,长则可能数年。受害人在遭遇这种情况时,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配合法律程序的进行,以争取尽快拿到赔偿。

三、被车撞了走法律程序需要注意什么

被车撞后走法律程序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证据的收集。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收集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这些可以直观地反映事故发生时的情况,包括车辆的位置、碰撞的痕迹、道路状况等。还要收集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确定双方责任的重要依据。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发票等医疗相关证据也至关重要,这些是主张医疗费等赔偿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律师也非常关键。专业的律师能够为受害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指导整个法律程序的进行。在选择律师时,要考察律师的专业领域是否与交通事故相关,是否有丰富的处理此类案件的经验。可以通过向身边有类似经历的人咨询,或者到律师事务所实地了解律师的情况。

在诉讼时效方面要格外注意。一般来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所以,受害人要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在规定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在与对方和保险公司沟通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轻易与对方达成私下协议,以免自己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同时,要了解保险公司的理赔政策和流程,积极配合保险公司的调查工作,但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保险公司不合理地压低赔偿数额。

在整个法律程序中,要按照法院的要求和规定参加诉讼活动。按时提交相关的证据和材料,遵守庭审纪律。如果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可以向律师或者法院工作人员咨询,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综上所述,被车撞后通过法律途径能获得多方面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众多项目。同时,在走法律程序时,赔偿的领取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且需要注意证据收集、律师选择、诉讼时效等诸多问题。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