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被车撞对方无保险公司怎么赔偿

涂伟 律师
涂伟 律师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劳资纠纷, 公司事务,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当我们遭遇被车撞的情况,若对方车辆没有保险公司,这会让受害者在索赔时面临诸多困扰和不确定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该如何获得应有的赔偿呢?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一、被车撞对方无保险公司怎么赔偿

当被车撞且对方无保险公司时,赔偿方式如下:我们要明确事故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会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工作,最终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划分。

如果对方承担全部责任,那么受害者的所有合理损失都应由对方承担。这些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医疗费以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实际花费的票据为准;误工费根据受害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按照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若双方都有责任,则按照责任比例分担损失。例如,对方承担主要责任,受害者承担次要责任,那么对方可能需要承担70% - 90%的赔偿责任,具体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确定赔偿金额后,受害者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赔偿事宜。在协商过程中,受害者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事故责任认定书、医院的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误工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失。如果协商成功,双方可以签订赔偿协议,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和时间等内容。

如果协商不成,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受害者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一般民事诉讼的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被车撞对方无保险公司怎么赔偿(0)

二、被车撞对方无保险赔偿困难怎么办

当遇到对方无保险且赔偿困难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申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在交强险无法覆盖或者责任人无力赔偿时的一种救济机制。符合条件的受害者可以向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救助基金可以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事故责任认定书、医院的抢救证明等。

二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如果发现对方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如车辆、房产、存款等,受害者可以在起诉前或者诉讼过程中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会根据申请对对方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以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确保日后判决能够得到执行。

三是查询对方的财产线索。受害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对方的财产线索,如向车管所查询车辆登记信息、向房产管理部门查询房产信息、向银行查询存款信息等。掌握对方的财产线索后,在执行阶段可以提供给法院,便于法院执行。

四是如果对方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受害者的权利无法实现,一旦发现对方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受害者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三、被车撞对方无保险会受到什么处罚

对方车辆无保险上路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投保,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例如,在一些地区,小型汽车交强险的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为950元,那么未投保交强险的车主可能会面临1900元的罚款。

无保险上路还可能影响事故的处理和责任承担。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由于没有保险公司的介入,对方可能会因为害怕承担高额的赔偿费用而采取拖延、逃避等方式,增加受害者获得赔偿的难度。而且,无保险上路反映出车主的法律意识淡薄,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交通管理秩序,对其他道路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构成威胁。

在刑事方面,如果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对方负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的规定,交通肇事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被车撞且对方无保险公司时,我们要通过明确事故责任、协商赔偿、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赔偿困难,可以申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进行财产保全等。同时,对方无保险上路会受到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