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在公司做多少年才要赔偿金

谢卓 律师
谢卓 律师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合同纠纷, 公司事务,

在职场生活中,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权益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中赔偿金问题更是备受瞩目。很多员工都有这样的疑惑:在公司做多少年才要赔偿金呢?了解这个问题对于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

一、在公司做多少年才要赔偿金

赔偿金的获得并不单纯取决于在公司工作的年限,而是与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相关。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也就是说,无论在公司工作多久,只要公司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就有权要求赔偿金。例如,员工在公司只工作了三个月,公司没有正当理由就将其辞退,这种情况下员工就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方式是:工作不满六个月,经济补偿为半个月工资,赔偿金则是经济补偿的二倍,即一个月工资。

如果员工在公司工作了五年,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经济补偿是五个月工资,赔偿金就是十个月工资。所以,工作年限只是计算赔偿金数额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决定是否能获得赔偿金的关键条件。

公司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虽然这种情况获得的是经济补偿而非赔偿金,但也说明工作年限与能否获得相应补偿密切相关。工作年限越长,获得的经济补偿通常也越多。

在公司做多少年才要赔偿金(0)

二、公司哪些行为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获赔偿金

公司以下几种常见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获赔偿金。

1. 无理由辞退。公司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直接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比如,员工工作表现良好,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也没有出现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况,公司却突然将其辞退。

2. 辞退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公司以各种理由辞退处于“三期”的女职工,就是明显的违法行为。例如,公司以业务调整为由辞退孕期女职工,这是不合法的,女职工有权要求赔偿金。

3. 辞退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员工。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的。比如,员工在医疗期内,公司以员工不能正常工作为由将其辞退,这种行为就是违法的,员工可以要求赔偿金。

4.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合法。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例如,公司没有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就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5.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后解除合同。比如,公司欺骗员工签订了不合理的合同变更协议,然后以此为依据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也是违法的。

三、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有什么区别

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虽然都是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补偿,但存在诸多区别。

1. 性质不同。赔偿金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承担的一种惩罚性赔偿责任,目的是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制裁。而经济补偿金是在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对劳动者的一种补偿,是基于公平原则给予劳动者的合理补偿。

2. 适用情形不同。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如前面提到的无理由辞退、辞退“三期”女职工等。经济补偿金适用于多种情形,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因破产重整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续签等。

3. 计算标准不同。赔偿金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例如,员工工作三年,经济补偿是三个月工资,如果是赔偿金则是六个月工资。

4. 支付主体不同。赔偿金只能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而经济补偿金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而解除劳动合同,也是由用人单位支付;但在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下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主体可能涉及两方。

综上所述,赔偿金的获得与工作年限有关联但并非由工作年限决定,关键在于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同时,要清楚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的区别,以便在不同情况下维护自身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