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劳动纠纷 > > 正文

拖欠工资走法律途径需要多长时间

黄明 律师
黄明 律师

四川鑫中云律师事务所

擅长:综合咨询, 合同纠纷, 公司事务,

拖欠工资走法律途径所需时间因具体途径和案件复杂程度而异。一般来说,劳动仲裁可能需要 45 天至 60 天,若进入民事诉讼程序,一审普通程序通常为 6 个月,简易程序为 3 个月。

拖欠工资走法律途径需要多长时间

1. 劳动监察投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是较为快捷的方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 60 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30 个工作日。如果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劳动监察部门能较快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

2. 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常见途径。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 45 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15 日。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最长 60 天能出结果。

3. 民事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3 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6 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 6 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果一方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的审理期限一般是 3 个月。

拖欠工资走法律途径需要多长时间(0)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 60 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30 个工作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