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广告无处不在,它是商家推广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益,不惜违反广告法进行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那么,当商家违反广告法时,消费者应该如何获得赔偿呢?这是许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商家违反广告法的赔偿相关事宜。
一、商家违反广告法如何赔偿
商家违反广告法的赔偿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商家的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商家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 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进行赔偿。例如,消费者花费 1000 元购买了商家宣传具有特殊功效的产品,但实际上该产品根本不具备此功效,那么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赔偿 3000 元。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款为 100 元,按照三倍赔偿是 300 元,此时应按照五百元进行赔偿。
2. 如果商家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比如,消费者使用了商家虚假宣传的化妆品后,导致皮肤过敏,去医院治疗花费了 500 元医疗费,因请假误工损失 300 元,那么商家就需要赔偿消费者 800 元。
3. 对于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比如一些食品类的虚假广告,若造成消费者损害,广告中涉及的代言人等都要和商家一起承担赔偿责任。
二、商家违反广告法赔偿流程是怎样的
当消费者发现商家违反广告法并要求赔偿时,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 收集证据。消费者要保留好与商家广告相关的证据,如广告宣传资料、网页截图、购买凭证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商家存在违反广告法的行为以及自己的消费事实。例如,消费者看到商家在网站上宣传某款手机的电池续航时间长达 72 小时,但实际使用中远远达不到这个时长,此时就需要及时截取网页上的宣传内容作为证据。
2. 与商家协商。消费者可以直接与商家沟通,向商家说明其广告违法的情况,并提出赔偿要求。在协商过程中,消费者要保持理性和冷静,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如果商家承认错误并愿意赔偿,双方可以就赔偿金额和方式达成一致。
3. 投诉举报。如果与商家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相关部门会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商家进行处罚,如罚款、责令改正等。
4. 法律诉讼。如果投诉举报后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消费者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商家违反广告法可能面临哪些其他处罚
商家违反广告法,除了要对消费者进行赔偿外,还可能面临其他多种处罚。
1. 行政处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例如,商家的虚假广告费用为 5 万元,那么可能会被处以 5 万元到 15 万元的罚款。
2. 刑事处罚。如果商家的广告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比如,商家为了推销假药而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导致消费者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就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等犯罪,面临刑事处罚。
3. 信用惩戒。商家的广告违法行为会被记录在信用档案中,对其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这会影响商家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以及在市场中的声誉,进而影响其业务发展。例如,银行在对商家进行贷款审批时,可能会因为其广告违法记录而拒绝贷款。
综上所述,商家违反广告法后,消费者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获得赔偿,同时商家也会面临多种处罚。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