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自己走人怎么会有赔偿

黄明 律师
黄明 律师

四川鑫中云律师事务所

擅长:综合咨询, 合同纠纷, 公司事务,

在劳动就业的过程中,员工离职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自己主动走人就不会有任何赔偿,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呢?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为大家揭开其中的奥秘。

一、自己走人怎么会有赔偿

通常情况下,自己主动辞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员工主动离职也能获得赔偿。

1. 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例如让员工在危险、恶劣且没有必要防护措施的环境下工作,员工有权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像拖欠工资、克扣奖金等情况,员工因此离职也可获得赔偿。还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单位不缴纳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以此为由离职并要求补偿。

2.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比如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存在不合理的罚款条款,或者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却不支付加班费等,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3.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例如用人单位欺骗员工签订一份对员工极为不利的合同,员工事后发现并主动离职,也有权获得赔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自己走人怎么会有赔偿(0)

二、自己主动离职获得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导致员工主动离职可获赔偿外,还有其他一些情形。

1.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自由受到严重威胁,员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用人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例如,用人单位限制员工下班自由,将员工长时间拘禁在工作场所内强迫其加班,员工为了自身安全主动离开,可要求赔偿。

2.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比如在建筑施工中,明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用人单位仍然要求员工冒险作业,员工为了自身生命安全主动离职,用人单位应给予经济补偿。

3. 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例如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降低工资待遇等,员工不同意并因此主动离职,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员工在遇到这些情况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聊天记录、录音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如何争取自己主动走人后的赔偿

当员工认为自己符合主动离职获得赔偿的条件时,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争取赔偿。

1. 与用人单位协商。员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说明自己主动离职的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赔偿要求。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以平和的态度沟通,同时准备好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求。例如,准备好工资发放记录来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

2.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要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同时,要附上相关证据材料。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一般会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则会作出裁决。

3. 提起诉讼。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遵循法院的程序和要求,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在整个争取赔偿的过程中,员工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综上所述,自己走人在特定情形下是可以获得赔偿的。员工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自己的权益,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