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参保职工死亡按照什么赔偿

涂伟 律师
涂伟 律师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劳资纠纷, 公司事务,

参保职工死亡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件,而他们的死亡赔偿问题则关系到其家属的切身利益。这不仅涉及到经济上的补偿,更关乎家属未来生活的保障。了解参保职工死亡后的赔偿规定,能让家属在遭遇不幸时,清楚知晓自己应得的权益,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参保职工死亡按照什么赔偿这一重要问题。

一、参保职工死亡按照什么赔偿

参保职工死亡后的赔偿主要分为不同情况。如果是因工死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 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支付职工死亡后的丧葬事宜,如火化费、骨灰盒费、告别仪式场地租赁等费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

2.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这是为了保障依靠死亡职工生活的亲属在其去世后的基本生活。比如,职工老张因工死亡,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完全依靠老张的收入生活,那么老张的妻子就可以每月领取老张工资40%的供养亲属抚恤金。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是对职工家属的一次性大额补偿,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家庭因职工死亡带来的经济压力,帮助家属度过难关,保障他们未来的生活。

如果是非因工死亡,赔偿相对较少。一般会有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救济金。丧葬补助费的标准由各地规定,通常是几个月的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救济金也因地区而异,有的地方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倍数发放,主要用于给予家属一定的经济安慰和帮助。

参保职工死亡按照什么赔偿(0)

二、参保职工因工死亡赔偿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当参保职工因工死亡后,家属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申请赔偿。

1. 报告与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 准备材料:家属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

3. 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在15日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4. 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5. 作出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6. 领取赔偿:如果认定为工伤,家属可以凭借相关的认定文件,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会在审核通过后,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发放赔偿款项。

三、参保职工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与因工死亡赔偿标准差异原因是什么

参保职工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与因工死亡赔偿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责任主体不同:因工死亡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工作环境、工作安排等负有一定责任。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同时也是对用人单位责任的一种体现,所以给予较高的赔偿标准。而非因工死亡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单位的责任相对较小,赔偿标准也就相对较低。

2. 赔偿目的不同:因工死亡赔偿的目的不仅是对职工家属的经济补偿,更是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同时也是对因工死亡职工的一种权益保障和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高额的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用人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而非因工死亡赔偿主要是给予家属一定的经济安慰和帮助,保障家属在职工死亡后的基本生活,其赔偿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相对较弱。

3. 资金来源不同:因工死亡赔偿主要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来筹集资金,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非因工死亡赔偿的资金来源相对有限,一般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补偿,或者由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资金的筹集和保障能力相对较弱,这也导致了赔偿标准的差异。

综上所述,参保职工死亡后的赔偿问题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因工死亡和非因工死亡的赔偿在项目、金额和申请流程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家属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能够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