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什么情况下辞退不用赔偿

余明扬 律师
余明扬 律师

四川漫江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刑事案件, 公司事务,

在职场中,辞退员工是一个比较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其中赔偿问题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辞退员工不用赔偿,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对于劳动者而言,知晓这些情况也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辞退不用赔偿呢?接下来为您详细解答。

一、什么情况下辞退不用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需要在招聘时明确录用条件,并在试用期内对劳动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例如,某公司招聘程序员,明确要求熟练掌握特定编程语言,在试用期内发现该员工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远远达不到工作要求,经过考核评估,不符合录用条件,此时公司可以辞退该员工且无需赔偿。

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是合法、合理且经过**程序制定并公示的。比如,公司明确规定员工不得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赌博等行为,若员工多次违反此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辞退该员工而不用支付赔偿。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这需要有明确的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例如,某财务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公司资金被骗取了巨额款项,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有权辞退该员工且无需赔偿。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比如,一名员工同时在两家竞争关系的公司工作,导致在本公司的工作经常出现延误、错误等情况,经公司提醒后仍不改正,公司可以辞退该员工。

5.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即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如,员工在简历中伪造学历和工作经历,使用人单位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后来发现真相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支付赔偿。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当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者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什么情况下辞退不用赔偿(0)

二、用人单位合法辞退不用赔偿的流程是怎样的

当出现上述不用赔偿的辞退情形时,用人单位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 固定证据。对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况,用人单位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员工的工作失误报告、违反规章制度的记录等。以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例,公司需要有完整的考勤记录、违规行为的视频监控、证人证言等,确保证据充分、真实、合法。

2. 通知工会(若有)。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3. 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用人单位要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发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明确解除的原因、时间等关键信息。通知要送达劳动者本人,若无法直接送达,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达。

4. 办理离职手续。包括工作交接、工资结算、出具离职证明等。用人单位要按照规定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例如,在劳动者办理工作交接时,要对其工作内容、物品等进行详细的清点和交接,确保工作的顺利过渡。

5. 保存相关资料。用人单位要将与辞退相关的所有资料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这些资料包括劳动合同、规章制度、考核记录、解除通知等,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两年。

三、劳动者如何应对被认定为不用赔偿的辞退情况

当劳动者遇到被用人单位认定为不用赔偿的辞退情况时,也不能坐以待毙。

1. 了解自身权益。劳动者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用人单位提出辞退理由时,要判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例如,如果用人单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辞退劳动者,劳动者要了解录用条件的具体内容以及考核的标准和程序是否合理。

2. 查看证据。要求用人单位出示辞退自己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工作失误报告等。对于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证据存在问题,如考勤记录被篡改等,要及时提出异议。

3. 与用人单位沟通。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沟通时要保持冷静、理性,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争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是因为误解导致的辞退情况,通过沟通有可能解决问题。例如,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失误并非故意,且没有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与公司沟通后,公司重新评估情况,可能会改变辞退的决定。

4. 寻求第三方帮助。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事实进行裁决。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总之,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要清楚了解辞退不用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处理流程。用人单位要合法、合规地行使辞退权,劳动者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