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电瓶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使用频率非常高。然而,电瓶车撞人这样的意外事故也时有发生。当事故发生后,责任方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如果电瓶车撞人后不赔偿,这其中会带来哪些后果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
一、电瓶车撞人后不赔偿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电瓶车撞人后不赔偿,首先面临的可能是民事纠纷的升级。被撞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通常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一旦法院受理并判决电瓶车驾驶者承担赔偿责任,而其拒不执行的话,就会面临一系列不利情况。
在经济方面,被撞者可能会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查询、冻结、划拨电瓶车驾驶者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其他财产,如车辆、房产等。这会对驾驶者的财产状况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其生活陷入困境。
在信用记录方面,不履行赔偿义务可能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将对驾驶者的个人信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例如,无法申请贷款,无论是购房贷款、购车贷款还是其他商业贷款,银行都会因为其不良信用记录而拒绝。在出行方面,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高端交通工具,出行的便利性大打折扣。在就业上,一些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会查询求职者的信用记录,有失信记录的人可能会因此失去工作机会。
这种不赔偿的行为还可能引发社会舆论的谴责。在社会道德层面,撞人后逃避赔偿责任是不道德的行为,会受到周围人的指责,影响其个人声誉和社会形象。
如果情节严重,不赔偿的行为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电瓶车撞人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电瓶车撞人后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受害者的实际损失来确定。一般来说,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医疗费是指因治疗本次事故所导致的伤病而产生的费用,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如果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三、电瓶车撞人后赔偿纠纷如何解决
当电瓶车撞人后出现赔偿纠纷时,有多种解决途径可供选择。
第一种是协商解决。这是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电瓶车驾驶者和被撞者可以自行就赔偿事宜进行沟通和协商。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各自的赔偿要求和意见,争取达成一致的赔偿协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快速、高效,能够避免繁琐的法律程序,减少双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且协商达成的协议通常更容易得到履行,有利于双方关系的缓和。
第二种是申请调解。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这些机构具有专业的调解人员和丰富的调解经验,能够公正、客观地分析事故情况,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调解过程中,双方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进行沟通和协商。如果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按照协议履行赔偿义务。调解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三种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纠纷,被撞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例如,被撞者需要提供医疗费用发票、病历、诊断证明、误工证明等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损失;电瓶车驾驶者也可以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责任程度等。法院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在解决赔偿纠纷的过程中,双方都应当保持冷静和理性,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
综上所述,电瓶车撞人后不赔偿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包括民事纠纷升级、财产受损、信用受损甚至承担刑事责任等。同时,了解赔偿标准和纠纷解决途径对于妥善处理此类事故至关重要。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