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企业辞退残疾人如何赔偿

谢卓 律师
谢卓 律师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合同纠纷, 公司事务,

在当今社会,残疾人就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企业在用人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辞退员工的情况,而当辞退对象是残疾人时,这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赔偿事宜就格外引人关注。这不仅关系到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企业是否依法依规处理劳动关系。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企业辞退残疾人如何赔偿这一重要问题。

一、企业辞退残疾人如何赔偿

企业辞退残疾人的赔偿情况需要分多种情形来看。如果企业是合法辞退残疾人,比如残疾人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那么企业无需向残疾人支付赔偿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是残疾人自身的过错导致了劳动关系的解除。

然而,如果企业是违法辞退残疾人,那么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例如,一位残疾人在企业工作了 3 年零 4 个月,月平均工资为 5000 元。若企业违法将其辞退,那么企业应支付的赔偿金计算方式为:首先计算经济补偿,工作 3 年零 4 个月按 3.5 年计算,经济补偿为 3.5×5000 = 17500 元。因为是违法辞退,所以赔偿金为经济补偿的二倍,即 17500×2 = 35000 元。

如果企业与残疾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那么企业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这种情况下,虽然是双方协商解除,但企业也不能逃避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

企业辞退残疾人如何赔偿(0)

二、企业辞退残疾人的合法情形有哪些

企业辞退残疾人并非完全不可以,在一些合法情形下是被允许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比如,当企业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需要裁减人员时,如果残疾人在被裁减范围内,企业可以辞退,但要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企业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包括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但企业必须要履行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如果没有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直接辞退残疾人就是违法的。

再比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过企业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企业在以这些合法情形辞退残疾人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否则就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辞退,从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残疾人被企业辞退后如何维权

当残疾人被企业辞退后,如果认为企业的辞退行为不合法,有多种维权途径可以选择。可以与企业进行协商。残疾人可以向企业说明自己认为辞退不合法的理由,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协商解决是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如果能够通过协商达成一致,那么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如果协商不成,残疾人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辞退残疾人的行为,会依法进行处理。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企业改正违法行为,支付相应的赔偿金等。

残疾人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辞退通知等。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如果残疾人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维权过程中,残疾人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以便证明自己的主张。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可以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代理服务,更好地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企业辞退残疾人的赔偿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企业在辞退残疾人时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合法辞退,避免违法辞退带来的法律风险。而残疾人在遇到被辞退的情况时,要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进行维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