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撞死2岁小孩这样的悲剧更是让人痛心疾首。这不仅给孩子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肇事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那么,撞死2岁小孩具体该赔偿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撞死2岁小孩该赔偿多少
撞死2岁小孩的赔偿金额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首先是死亡赔偿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由于孩子只有2岁,所以会按照20年来计算。比如,某地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万元,那么死亡赔偿金就是5万×20 = 100万元。
其次是丧葬费,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假设该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那么丧葬费就是6000×6 = 36000元。
还可能涉及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赔偿数额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精神损害抚慰金可能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果孩子在事故发生后经过了抢救治疗,还需要赔偿相应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同时,如果有处理丧葬事宜的相关费用,如亲属的误工费、交通费等,也需要合理赔偿。亲属办理丧葬事宜误工损失一般以亲属的实际误工天数和收入状况来确定。比如,孩子的父母因处理丧葬事宜误工10天,父亲月收入8000元,母亲月收入6000元,那么误工费就是(8000÷30×10 + 6000÷30×10)≈ 4667元。
赔偿责任的划分也会影响最终的赔偿金额。如果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那么需要全额赔偿;如果双方都有责任,则会按照责任比例来分担赔偿费用。
二、撞死2岁小孩赔偿后还会判刑吗
即使进行了赔偿,肇事者也可能会被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肇事者在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撞死2岁小孩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即使积极赔偿了受害者家属的损失,取得了家属的谅解,也只是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刑事处罚。例如,肇事者主动赔偿并获得了家属的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在原本应判处的刑罚基础上适当减轻,但仍然可能会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或者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有期徒刑。
不过,如果肇事者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或者无责任,那么一般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会被判刑。比如,事故是由于小孩突然冲入机动车道,司机已经采取了必要的避让和制动措施,但仍然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经过交警部门认定,司机负次要责任,这种情况下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判定是否判刑以及量刑的轻重。除了赔偿情况和责任划分外,肇事者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自首情节等也会对判决结果产生影响。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主动报警、积极救助伤者、配合警方调查,这些良好的表现都可能在量刑时得到考虑。
三、如何避免撞死小孩这类事故发生
为了避免撞死小孩这类悲剧的发生,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学校、幼儿园附近等小孩可能出没的区域,要减速慢行。因为小孩的行动具有不确定性,他们可能会突然奔跑、玩耍,快速行驶的车辆很难及时做出反应。比如在上学、放学时间段,学校门口往往会有很多小孩,司机应该将车速控制在30公里每小时以下,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刹车。
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车辆的盲区。小孩的身高较低,很容易处于车辆的盲区范围内。在倒车、转弯等操作前,司机一定要通过后视镜、倒车影像等仔细观察车辆周围的情况,确认没有小孩后再进行操作。比如,一些大型车辆的盲区较大,司机在起步前要下车绕车检查一圈,确保安全。
家长也需要加强对小孩的安全教育,教导他们如何正确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要让小孩知道不能在马路上玩耍、奔跑,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方式,如讲故事、看动画等,让小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交通安全知识。
社区和学校也应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社区可以组织交通安全讲座,邀请交警为居民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学校可以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交通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小孩的交通安全意识。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道路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保障行人特别是小孩的交通安全。
综上所述,撞死2岁小孩的赔偿金额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多个项目。同时,赔偿后是否判刑要依据事故责任等情况判断,而避免这类事故需要司机、家长、社区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