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公司不发工资仲裁有什么赔偿

蒲剑秋 律师
蒲剑秋 律师

四川国参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合同纠纷, 劳资纠纷,

在现代社会,工作是人们获取收入、维持生计的重要途径。然而,有时候会遇到公司不发工资的情况,这无疑给劳动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当遭遇这种不公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公司不发工资仲裁会有什么赔偿呢?这是很多劳动者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

一、公司不发工资仲裁有什么赔偿

当公司不发工资,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可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赔偿。

1. 工资报酬:这是最基本的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公司不发工资,劳动者在仲裁时,首先可以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例如,小张在某公司工作,公司已经三个月未支付他的工资,共计15000元。在仲裁时,小张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这15000元工资。

2. 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比如,公司拖欠小李工资10000元,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仍未支付,那么仲裁时,公司可能需要按照10000元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小李加付赔偿金,即5000元至10000元。

3.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如果因为公司不发工资,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例如,小王在公司工作了两年半,因公司不发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他的月工资是8000元,那么公司需要支付给他2.5×8000 = 20000元的经济补偿。

公司不发工资仲裁有什么赔偿(0)

二、公司不发工资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要想在仲裁中获得应有的赔偿,劳动者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

1. 劳动合同:这是证明劳动者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劳动合同中一般会明确约定工资的数额、支付方式和时间等内容。例如,小赵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每月15日支付工资,工资为每月6000元。这份劳动合同可以证明小赵与公司的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情况。

2. 工资条或银行工资流水:工资条可以直观地显示劳动者的工资构成和发放情况。银行工资流水则是工资发放的客观记录,能够证明公司是否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比如,小孙通过银行工资流水发现公司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发放工资,这就是有力的证据。

3. 考勤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在公司的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从而间接证明劳动者提供了劳动,有权获得相应的工资。例如,公司采用打卡考勤制度,小李的打卡记录可以证明他正常上班,公司没有理由不支付工资。

4. 工作证、工作服等:这些可以证明劳动者是公司的员工,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比如,小周持有公司发放的工作证,上面有他的照片、姓名和职位等信息,这也是证明劳动关系的一种证据。

三、公司不发工资仲裁的流程是什么

劳动者申请仲裁,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 准备材料:首先要准备好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内容。同时,准备好前面提到的相关证据材料。

2. 提交申请:将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提交给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来说,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例如,在上海工作的劳动者可以向上海市相应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

3. 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4. 审理: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仲裁庭会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5. 裁决: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会依法作出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综上所述,当公司不发工资时,劳动者通过仲裁可能获得工资报酬、经济补偿金等赔偿。同时,劳动者要清楚仲裁所需的证据和仲裁的流程,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