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杀人案什么算积极赔偿

黄志敏 律师
黄志敏 律师

福建格中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刑事案件, 合同纠纷,

杀人案件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严重犯罪类型,在这类案件的处理过程中,积极赔偿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它不仅关乎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权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犯罪人的量刑。那么,究竟在杀人案中什么算积极赔偿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杀人案什么算积极赔偿

在杀人案中,积极赔偿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赔偿态度上,犯罪人或其家属要主动与受害者家属取得联系,表现出真诚的悔意和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这种主动联系的行为,能够让受害者家属感受到犯罪方对其痛苦的重视,而不是逃避责任。例如,犯罪人家属在得知案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受害者家属表达歉意,并表明愿意尽力弥补损失,这就是积极赔偿态度的体现。

其次是赔偿时间上,应尽早进行赔偿。杀人案往往给受害者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尽早给予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困境。比如,在案件侦查阶段,犯罪人家属就积极筹集资金,向受害者家属支付一部分赔偿款,用于处理受害者的后事等紧急需求,这有助于体现积极赔偿的诚意。

再者是赔偿范围上,要全面涵盖受害者家属因该案件遭受的各种损失。这包括直接的经济损失,如丧葬费、医疗费(如果受害者在遇害前有就医情况)等。还应考虑间接的经济损失,例如受害者家属为处理案件所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精神损害赔偿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杀人行为给受害者家属带来的精神创伤是巨大的,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他们的心灵。

赔偿金额的确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受害者家属的实际损失,也要结合犯罪人的经济状况。如果犯罪人经济状况较好,应足额赔偿;如果经济状况较差,也应尽力赔偿,并且可以与受害者家属协商赔偿方式和期限。例如,通过分期赔偿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逐步支付完赔偿款,但前提是要取得受害者家属的同意。

杀人案什么算积极赔偿(0)

二、杀人案积极赔偿能减刑多少

在杀人案中,积极赔偿是一个可以影响量刑的情节,但具体能减刑多少并没有固定的标准。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确定减刑幅度。积极赔偿表明犯罪人有一定的悔罪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受害者家属的损失,从而减轻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一般来说,如果犯罪人积极赔偿并取得了受害者家属的谅解,法院可能会在量刑时给予一定幅度的从轻处罚。对于情节较轻的杀人案件,积极赔偿且获得谅解后,可能会减少基准刑的 20% - 30%左右。例如,原本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积极赔偿和取得谅解,可能会减至七年到八年有期徒刑。

然而,如果杀人案件情节特别恶劣,如手段极其残忍、动机极其卑劣等,即使犯罪人积极赔偿,减刑的幅度也会相对较小。因为这类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不能仅仅因为积极赔偿就大幅减轻处罚。可能只会减少基准刑的 10% - 15%左右。

法院还会考虑犯罪人的其他情节,如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如果犯罪人既有积极赔偿又有自首、立功等情节,那么综合起来减刑的幅度可能会更大。但如果犯罪人在积极赔偿的同时,还存在其他从重处罚的情节,如累犯等,那么减刑幅度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三、杀人案不赔偿会怎样

如果在杀人案中犯罪人不进行赔偿,会产生多方面的后果。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他们将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补偿,这会使他们在经济和精神上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受害者家属为处理受害者的后事、解决生活费用等问题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从法律层面来看,犯罪人不赔偿属于没有悔罪表现的一种体现。法院在量刑时,会将这一情节作为从重处罚的依据之一。相比积极赔偿的情况,不赔偿的犯罪人可能会被判处更重的刑罚。例如,原本可能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由于不赔偿,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在符合死刑适用条件的情况下)。

而且,受害者家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对犯罪人的财产进行调查,如果发现犯罪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会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拍卖等,以实现赔偿目的。即使犯罪人暂时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在其有财产后,受害者家属仍可以随时要求法院继续执行。

犯罪人不赔偿还可能会影响其在监狱中的改造和减刑。在监狱中,积极赔偿是表现良好、有悔罪态度的一种体现,不赔偿可能会被认为缺乏改造的诚意,从而影响其减刑申请的批准。例如,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积极赔偿的犯罪人可能更容易获得减刑机会,而不赔偿的犯罪人则可能会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在杀人案中,积极赔偿涉及赔偿态度、时间、范围、金额等多个方面,积极赔偿对量刑有一定影响,而不赔偿则会给犯罪人带来诸多不利后果。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