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员工过失开除员工怎么赔偿

吴晓燕 律师
吴晓燕 律师

四川泽珲律师事务所

擅长:综合咨询, 刑事案件, 合同纠纷,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员工过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当员工的过失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可能会考虑开除该员工。然而,在开除员工的过程中,赔偿问题往往是企业和员工都十分关注的焦点。合理的赔偿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企业的合法合规运营以及企业形象。那么,员工过失开除员工怎么赔偿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员工过失开除员工怎么赔偿

员工因过失被开除,赔偿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过失情形来判断。

1. 若员工的过失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比如员工多次旷工、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利益损失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因为员工的严重过错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企业的利益,企业有权采取这种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例如,某公司的仓库管理员,因疏忽大意导致大量货物被盗,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公司在有明确证据和规章制度支撑的情况下,开除该员工无需给予经济赔偿。

2. 若员工的过失未达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程度,但用人单位仍然将其开除。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的开除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比如,员工因偶尔一次工作失误,但没有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公司却将其开除,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3. 如果用人单位以员工过失为由开除员工,但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存在过失或者证明其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符合法律规定,也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员工过失开除员工怎么赔偿(0)

二、员工过失开除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这需要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合法有效的,即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经过了**程序制定,向劳动者进行了公示。比如,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定员工旷工三天以上属于严重违反公司制度,且该制度是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向全体员工公示的,那么当员工旷工达到三天以上时,就可能被认定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2.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对于“重大损害”的认定,法律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通常需要结合用人单位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损失的具体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例如,对于一家小型企业来说,损失十万元可能属于重大损害;而对于大型企业,可能损失上百万元才会被认定为重大损害。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有证据证明员工的失职或营私舞弊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比如,员工在工作期间同时为其他竞争企业工作,导致本职工作无法按时完成,影响了本单位的业务进展,用人单位可以据此认定员工存在过失。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员工因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三、员工被过失开除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1. 收集证据。员工在得知自己被开除后,首先要收集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与工作相关的文件和邮件、公司的规章制度等。如果是因为工作失误被开除,要收集能够证明自己工作情况和失误原因的证据。比如,若员工是因为被指责工作成果不符合要求而被开除,员工可以收集之前与上级沟通工作要求的记录,证明自己是按照要求完成工作的。

2. 与用人单位协商。员工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了解开除的具体原因和依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以合法合理的方式争取自己的权益。例如,员工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自己的过失并没有达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程度,要求用人单位重新考虑开除决定。

3.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员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仲裁申请,并按照仲裁委员会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在仲裁过程中,员工要积极参与,如实陈述事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提起诉讼。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后一道程序,员工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诉讼请求,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员工因过失被开除的赔偿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同时对于员工过失的认定也有相应的标准和依据,员工在被开除时也有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