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二审判决以后什么时候能赔偿

刘美香 律师
刘美香 律师

福建法森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刑事案件, 合同纠纷,

在法律纠纷中,二审判决往往是终审判决,它对于当事人权益的最终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很多经历了二审判决胜诉的当事人,最为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够拿到赔偿。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经济利益,也关乎着法律判决能否真正得到有效执行。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二审判决以后什么时候能赔偿这个问题。

一、二审判决以后什么时候能赔偿

二审判决作出后,赔偿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对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判决义务,那么赔偿时间相对较快。根据法律规定,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自判决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旦判决生效,败诉方就应当按照判决书中确定的履行期限进行赔偿。例如,判决书中规定败诉方应在10日内支付赔偿款,那么如果败诉方积极配合,胜诉方在10日内就可能拿到赔偿。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败诉方可能并不会主动履行判决。这时,胜诉方就需要通过申请强制执行来实现赔偿。申请强制执行有一定的流程,胜诉方需要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等相关材料。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予以立案。一般来说,立案时间不会太长,通常在7个工作日左右。

立案后,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法院会查询败诉方的财产状况,包括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如果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置。例如,对于银行存款,法院可以直接冻结并划扣;对于房产、车辆等不动产和动产,法院可能会进行拍卖、变卖。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就比较不确定了。如果财产查询顺利,且财产处置过程没有遇到阻碍,可能几个月内就能完成执行并拿到赔偿。但如果败诉方故意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或者财产存在产权纠纷等问题,执行时间就会大大延长,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如果涉及到对财产的评估、拍卖等程序,也会耗费一定的时间。评估机构对财产进行评估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几周至几个月不等,这取决于财产的复杂程度。拍卖程序也需要按照法定流程进行,包括发布拍卖公告、组织竞拍等,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

二审判决以后什么时候能赔偿(0)

二、二审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这里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例如,二审判决于2024年1月1日送达双方当事人,判决书中规定败诉方应在30日内支付赔偿款,即履行期限截至2024年1月31日。那么,胜诉方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就是从2024年2月1日起的二年内,也就是到2026年1月31日。如果在这个期间内出现了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申请执行的期间会相应地变化。

时效中止是指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例如,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发生了自然灾害,导致胜诉方无法正常行使申请执行的权利,那么在自然灾害结束后,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时效中断是指申请执行时效因申请执行、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一方提出履行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比如,胜诉方在2024年5月1日向败诉方提出了履行要求,那么申请执行时效就从2024年5月1日起重新计算二年。

三、二审判决后对方没钱赔偿怎么办

当二审判决后对方没钱赔偿时,胜诉方也并非就束手无策。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败诉方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胜诉方的权益无法实现了。法院会定期查询败诉方的财产状况,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会立即恢复执行。

同时,胜诉方也可以积极提供线索。胜诉方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败诉方的财产情况,比如发现败诉方有新的收入来源、新购置了财产等,及时向法院提供这些线索,有助于法院开展执行工作。

如果败诉方有劳动能力,法院可以要求其通过劳动所得进行分期赔偿。法院会与败诉方协商,制定合理的分期赔偿计划,要求败诉方定期支付一定的赔偿款。例如,根据败诉方的收入情况,要求其每月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款,直到赔偿款全部付清为止。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败诉方是企业,可能会涉及到破产清算。如果企业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在破产清算过程中,企业的财产会按照法定顺序进行分配,胜诉方作为债权人可以参与分配,争取获得一定的赔偿。

总结来说,二审判决后赔偿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申请强制执行有期限限制,对方没钱赔偿也有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