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3年不签合同怎么赔偿

曾行君 律师
曾行君 律师

四川格豪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劳资纠纷, 债权债务,

在现实的职场生活中,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凭证。然而,有些劳动者可能会遇到用人单位长时间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比如长达3年都未签订合同。这种情况不仅会让劳动者缺乏安全感,还可能损害其合法权益。那么,当遇到3年不签合同的情况时,劳动者该如何获得赔偿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3年不签合同怎么赔偿

当用人单位3年都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赔偿情况要根据不同阶段来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在入职后的第二个月到第十二个月这11个月期间,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这11个月每月除了正常发放5000元工资外,还需额外支付5000元作为赔偿,总共应多支付55000元。

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后,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从入职满一年开始,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在法律上已经被认定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不能再以未签订书面合同为由支付双倍工资。不过,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等其他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相应的赔偿。比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假设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了3年,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经济补偿为3×5000 = 15000元,赔偿金则为15000×2 = 30000元。

劳动者要获得赔偿,需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情况。同时,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3年不签合同怎么赔偿(0)

二、3年不签合同赔偿仲裁流程是怎样的

如果劳动者决定通过仲裁来获得3年不签合同的赔偿,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第一步是申请仲裁。劳动者需要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事项。例如,劳动者要明确提出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以及其他赔偿的具体金额和计算依据。

第二步是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如果仲裁委员会受理了申请,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第三步是被申请人答辩。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会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四步是开庭审理。仲裁庭会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开庭时,仲裁员会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调查事实,并要求双方提供证据。劳动者要在庭上充分阐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第五步是裁决。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3年不签合同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了解3年不签合同赔偿的诉讼时效对于劳动者维权至关重要。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3年不签合同的情况下,对于未签订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时效的计算比较特殊。从理论上来说,未签订合同双倍工资的每个月赔偿是独立的请求权,应分别计算仲裁时效。例如,入职后第二个月的双倍工资赔偿请求权,从入职满一年后的第二个月开始计算一年的仲裁时效。

不过,在实践中,各地对于未签订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的起算点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地方是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有些地方则是从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倒推一年。所以,劳动者要及时关注当地的司法实践和相关规定,在时效内主张自己的权利。

如果超过仲裁时效,劳动者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但是,如果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导致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例如,劳动者因突发重大疾病住院治疗,无法在时效内申请仲裁,在出院后,仲裁时效继续计算。如果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比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书面提出要求支付未签订合同双倍工资,那么仲裁时效就会重新开始计算。

综上所述,当遇到3年不签合同的情况时,劳动者要清楚赔偿的计算方式、仲裁流程以及诉讼时效等关键问题。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