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劳动仲裁是怎么赔偿的

潘小莉 律师
潘小莉 律师

四川亚美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劳动纠纷时有发生,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时,劳动仲裁就成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很多劳动者都十分关心劳动仲裁是怎么赔偿的,毕竟这关系到他们切身的经济利益。了解劳动仲裁的赔偿规则,不仅能让劳动者在面对纠纷时心中有数,也能促使用人单位更加规范地处理劳动关系。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劳动仲裁赔偿的相关问题。

一、劳动仲裁是怎么赔偿的

劳动仲裁的赔偿依据和标准较为复杂,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对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拖欠工资的赔偿。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关于加班工资的赔偿。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这些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足相应的差额。

劳动仲裁是怎么赔偿的(0)

二、劳动仲裁赔偿需要什么证据

在劳动仲裁中,证据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劳动者能否获得应有的赔偿。劳动合同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它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双方约定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重要信息。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其他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也很重要,比如工作证、工作服、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也是重要证据。银行工资流水单、工资条等可以证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情况,这对于计算经济补偿、加班工资等赔偿金额至关重要。加班证据也不容忽视。如加班通知、加班审批表、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劳动者存在加班的事实,从而为要求加班工资赔偿提供依据。

用人单位的辞退通知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同样关键。如果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辞退通知可以证明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劳动者可以据此要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同时,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业务文件、工作成果等,也可以作为证据证明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业绩,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争取赔偿也有帮助。

证人证言也是一种证据形式。如果有同事能够证明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加班情况等,他们的证言也可以在劳动仲裁中起到辅助作用。不过,证人证言的证明力相对较弱,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来综合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记录,如短信、邮件、微信聊天记录等,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些记录可能包含有关工资、工作安排、解除劳动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三、劳动仲裁赔偿的流程是怎样的

劳动仲裁赔偿的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申请仲裁。劳动者需要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以及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内容。

第二步是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步是组成仲裁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案件情况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第四步是开庭审理。仲裁庭会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开庭审理时,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辩论,仲裁庭会听取双方的意见,调查事实,并对证据进行质证。

第五步是裁决。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作出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赔偿涉及赔偿标准、证据准备和流程等多个方面。劳动者在面对劳动纠纷时,需要了解这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