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犯罪财产被员工拿走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处理,包括内部调查、报警、配合司法机关工作以及根据情况进行民事追偿等,以维护公司和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公司犯罪财产员工拿走了怎么办理
1. 内部初步调查:公司发现犯罪财产被员工拿走后,应立即组织内部人员对事件进行初步调查。了解财产被拿走的具体情况,如拿走的时间、地点、财产种类和数量等。查看公司的监控录像、出入记录、财务账目等相关资料,确定拿走财产的员工身份以及可能的作案方式。
2. 与员工沟通:在掌握一定证据后,可以尝试与涉事员工进行沟通。要求其说明拿走财产的原因和目的,并要求其归还财产。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同时做好沟通记录。
3. 报警处理:如果员工拒绝归还财产或者公司认为员工的行为涉嫌犯罪,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向警方详细陈述案件情况,提供相关证据,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立案侦查,追究涉事员工的刑事责任。
4. 配合司法机关工作:在司法机关介入后,公司要积极配合工作。按照要求提供各种证据和材料,协助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同时,要及时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民事追偿:如果员工的行为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公司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员工赔偿损失。在民事诉讼中,公司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员工的行为与公司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损失的具体数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