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承包土地发现矿产会得多少赔偿

彭小松 律师
彭小松 律师

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征地纠纷, 合同纠纷,

在日常生活中,土地承包是常见的经济活动。然而,当承包土地过程中意外发现矿产时,这无疑会在承包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能获得多少赔偿。这一问题涉及到众多法律法规和复杂的权益关系,也与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承包土地发现矿产会得多少赔偿

承包土地发现矿产,承包者通常难以直接获得赔偿。从法律层面看,我国《宪法》和《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这意味着即便承包者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土地下的矿产资源产权属于国家。

不过,承包者可能会因矿产开发对其土地承包权益产生的影响而获得一定补偿。比如,若因矿产开发导致承包土地无法继续正常耕种、养殖等,承包者可就剩余承包期限内的预期收益损失获得补偿。计算预期收益损失时,需考虑承包土地原本的经营项目、投入成本、市场行情等因素。以种植农作物为例,要结合种植品种、年产量、销售价格等估算每年的收益,再乘以剩余承包年限得出大致的预期收益损失金额。

若矿产开发破坏了承包土地上的附着物,如建筑物、农作物、养殖设施等,承包者也能获得相应赔偿。对于建筑物和养殖设施,一般按照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即根据当前的建筑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计算重新建造相同设施所需的费用。农作物则依据其生长阶段和市场价值来确定赔偿金额,如处于收获期的农作物,按收获量和市场价格计算赔偿;处于生长初期的农作物,可能只赔偿种子、化肥、农药等前期投入成本。

因矿产开发造成土地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承包者后续土地使用的,承包者还有权要求对土地复垦费用进行补偿。土地复垦费用需根据土地破坏程度、复垦方案以及当地的物价水平等综合确定。

承包土地发现矿产会得多少赔偿(0)

二、承包土地发现矿产国家会收回土地吗

承包土地发现矿产后,国家有可能收回土地,但并非必然。这主要取决于矿产开发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规划安排。

如果矿产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或经济价值,且进行大规模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土地的正常承包经营,国家可能会依法收回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会遵循法定程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承包者合理补偿。首先会对承包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评估,确定剩余承包期限的价值,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同时,如前文所述,对土地上的附着物、预期收益损失、土地复垦费用等进行补偿。

然而,若矿产开发可以在不影响土地承包经营的前提下进行,例如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国家通常不会收回土地。此时,矿产开发企业可能会与承包者协商,就矿产开发对土地使用造成的一定影响给予适当补偿。比如,通过支付一定费用获得在承包土地下开采矿产的权利,同时保证不影响承包者在地表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等活动。

在国家收回土地的过程中,承包者享有一定的权利。承包者有权要求相关部门提供详细的收回土地的依据和补偿方案,并对补偿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承包者对补偿方案不满意,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如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承包土地发现矿产私自开采会怎样

承包土地发现矿产后私自开采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从行政责任方面看,根据《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罚款的数额通常根据违法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来确定,一般为违法所得的一定比例。同时,相关部门还会对违法开采行为进行制止,查封、扣押用于违法开采的设备和工具等。

在刑事责任上,若私自开采行为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非法采矿罪。根据《刑法》规定,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判断标准通常会考虑开采的矿产品价值、对矿产资源的破坏程度、是否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等因素。

私自开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民事纠纷。比如,因开采行为对周边土地、水源、环境等造成破坏,导致其他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他们有权要求私自开采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修复费用等。

综上所述,承包土地发现矿产后,赔偿问题、土地是否收回以及私自开采的后果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承包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