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买到变质食品怎么赔偿

曹玉玲 律师
曹玉玲 律师

北京中银(福州)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购买到安全、合格的食品。然而,有时候难免会遇到买到变质食品的糟心事。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那么,当我们不幸买到变质食品时,该如何进行赔偿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买到变质食品怎么赔偿

当消费者买到变质食品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权益并获得赔偿。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例如,消费者购买了价值50元的变质食品,食用后身体不适去医院花费了200元医疗费。此时,消费者既可以要求赔偿这200元的损失,还能要求支付价款十倍即50×10 = 500元的赔偿金,由于500元不足一千元,所以最终可以获得一千元的赔偿。

在要求赔偿时,消费者需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购买食品的发票、食品的包装、剩余的变质食品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购买的事实以及食品确实存在变质问题。

如果与商家协商赔偿不成,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相关机构投诉,也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

买到变质食品怎么赔偿(0)

二、买到变质食品向哪些部门投诉

当消费者买到变质食品且与商家协商赔偿无果时,可以向多个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消费者可以拨打12331热线向其投诉。该部门接到投诉后,会对商家进行调查。如果商家确实存在销售变质食品的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同时,也会协助消费者解决赔偿问题。

其次是消费者协会。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热线向消协投诉。消协会根据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与商家进行沟通协调,促进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消协还会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指导,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受理相关投诉。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秩序的监管,对于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如果商家存在欺诈等不正当经营行为,工商部门会进行相应的处理。消费者可以通过拨打12315或者到当地工商部门的办事窗口进行投诉。

向相关部门投诉时,消费者要清晰准确地提供购买食品的时间、地点、食品名称、商家信息等内容,以便部门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投诉。

三、买到变质食品的维权期限是多久

消费者买到变质食品后,其维权是有一定期限规定的。

从诉讼时效方面来看,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消费者从知道自己买到变质食品,并且知道是哪个商家或生产者时起,三年内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要求赔偿。

不过,在实际的维权过程中,除了诉讼时效,还有一些其他的时间节点需要注意。比如,消费者发现食品变质后,应尽快与商家进行协商。一般来说,在发现问题后的较短时间内(如几天到几周)与商家沟通,商家更有可能积极处理问题。

如果需要向相关部门投诉,不同部门对于投诉的处理也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例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于投诉举报的处理,一般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和处理结果反馈。通常情况下,自受理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并告知投诉举报人延期理由。

消费者还应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证据可能会丢失或失去证明力。比如食品变质的状态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难以准确判断,发票等票据也可能会因保管不善而损坏。

总之,消费者在买到变质食品后,要及时行动,在有效的时间内采取合适的维权措施,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当消费者买到变质食品时,要清楚赔偿的标准和方式,了解可以投诉的部门以及维权的期限等相关知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