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在单位得脑梗塞后如何赔偿

余明扬 律师
余明扬 律师

四川漫江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事, 刑事案件, 公司事务,

在工作中,员工的健康问题至关重要,而突发脑梗塞这样的情况更是会让员工和家属忧心不已,同时也会涉及到赔偿等相关问题。很多人在遇到在单位得脑梗塞的情况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赔偿事宜,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在单位得脑梗塞后如何赔偿

在单位得脑梗塞后赔偿问题需分情况来看。

1. 如果脑梗塞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且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视同工伤。这种情况下,职工的近亲属可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 若脑梗塞未达到上述视同工伤的标准,只是一般的患病情况。在医疗期内,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是根据职工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来确定的,例如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在医疗期内,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3. 若职工认为脑梗塞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因素存在因果关系,可以申请职业病鉴定。如果被认定为职业病,那么就属于工伤范畴。职工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还可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

在单位得脑梗塞后如何赔偿(0)

二、单位得脑梗塞赔偿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1. 工伤认定材料。如果是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该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2. 医疗相关材料。包括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这些材料可以证明职工的病情、治疗过程以及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病历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症状、诊断、治疗经过等信息;检查报告如CT、MRI等可以辅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诊断证明明确了疾病的名称和严重程度;费用清单则详细列出了各项医疗费用的明细,对于计算赔偿金额非常重要。

3. 身份证明材料。职工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用于证明职工的身份信息。如果是由近亲属代为办理赔偿事宜,还需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以及授权委托书等材料。

4. 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例如,若申请职业病鉴定,可能需要提供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报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材料,以证明职工的工作环境和接触有害物质的情况。

三、单位得脑梗塞赔偿流程是怎样的

1. 及时就医并告知单位。职工在单位突发脑梗塞后,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用人单位或职工家属应及时将情况告知单位相关负责人。

2. 申请工伤认定(若符合工伤条件)。用人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劳动能力鉴定。如果被认定为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根据相关标准对职工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作出等级鉴定。

4. 协商赔偿。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职工或其近亲属与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赔偿协商。协商内容包括赔偿项目和赔偿金额等。如果协商达成一致,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将按照协商结果进行赔偿支付。

5. 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如果协商不成,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单位得脑梗塞后的赔偿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