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 > 正文

未签劳动合同企业如何赔偿金

黄明 律师
黄明 律师

四川鑫中云律师事务所

擅长:综合咨询, 合同纠纷, 公司事务,

在如今的职场中,劳动合同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至关重要。然而,有时会出现企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关于赔偿金的问题。那么,未签劳动合同企业究竟该如何赔偿呢?这不仅是劳动者关心的焦点,也是企业需要重视的法律责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未签劳动合同企业如何赔偿金

一、未签劳动合同企业如何赔偿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例如,小王于 2023 年 1 月 1 日入职某公司,但直至 2023 年 7 月 1 日公司仍未与小王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 2 月 1 日起至 7 月 1 日止,公司需要向小王支付这 5 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

计算双倍工资的基数通常是以劳动者的月工资为准。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此外,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超过一年,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依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不过支付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一个月。

二、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仲裁时效

劳动者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是有一定的仲裁时效限制的。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一般来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例如,小李于 2022 年 3 月 1 日入职,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小李于 2023 年 5 月 1 日离职,那么他应在 2024 年 5 月 1 日前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在实践中,对于仲裁时效的起算点可能会存在争议。有些地方以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二倍工资的最后一个月作为仲裁时效的起算点,而有些地方则以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作为起算点。因此,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了解当地的具体规定。

三、未签劳动合同的证据收集

劳动者要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可以作为证据的材料:

1.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等,这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支付的情况。

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 考勤记录,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

5.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不过证人需要出庭作证。

6. 与用人单位负责人的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只要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且未签订劳动合同即可。

总之,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关于未签劳动合同企业如何赔偿金的相关内容。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免费问律师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